经络养生培训网课了解更多「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内容: 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包括大肠经、三焦经和小l肠经。 大肠经。大肠经从食指上来,沿胳膊外侧往上,过肩膀头,经过肺,往上到鼻子,过人中穴(鼻唇沟的中点)。如果有腹泻、便l秘等问题,可敲打大肠经。 三焦经。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沿小指与无名指之间上行,经过手背、手臂到达肩部,在大椎穴(低头时可以在后颈部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下方的凹陷中即是)与督脉会合后转向前下进入胸腔,广泛分布在胸腔和腹腔。三焦经分布在人体体侧,就像一扇门的门轴,起到人体枢纽的作用。
小l肠经。它起于双手小指,沿手背上行,止于耳中,经过心脏。足少阳经筋:起于第四趾,向上结于外踝,上行沿胫外侧缘,结于膝外侧。小l肠的生理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全身,糟粕下走大肠,水液归于膀胱。若小l肠功能紊乱,可能出现腹l痛、腹泻、消化吸收障碍等问题。

足三阴经 从脚到小腿、大腿,内侧有三条经络:脾经、肝经和shen经,就是足三阴经。 脾经。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的隐白穴(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沿足内侧缘循行,过内踝前缘上行入腹,止于大包穴(腋下6寸、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处)。平时可在脾经上寻按,能疏通脾经,增强脾的功能。 肝经。肝经的主干起于足大趾外侧,沿足背内侧经过内脚眼、小腿及大腿内侧一路上行至大腿根部,之后绕过阴0部进入小腹,并向上走至胸胁部与肝及胆连接,zui后上行至眼部。若肝经出现异常,可能会出现脸色不佳、喉干等症状。
shen经。《素问?血气形志篇》:“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shen经从脚后跟一直沿着腿部往上到shen。经常敲打此经络,对于治l疗老人夜尿多、腰腿疼、眼睛肿等shen虚症状很有效。

阴跷脉、阳跷脉 ⑴ 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从内踝下照海穴分出,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从外踝下申脉穴分出,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⑵ 基本功能:跷,有轻健跷捷的意思。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古人还有阴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经络养生培训网课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于2025/2/21 8:38:0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zyys100-2842667327.html
上一条:亨通电线电缆承诺守信「富强兴」
下一条:研华工控机610l即时留言「康创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