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每亩水面年产成鱼1500公斤,就算高产鱼塘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每亩水面年产成鱼高达30万公斤!
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拥有水面80亩,其中鱼池面积不足3亩。“我们的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共有6项技术,能够实现高产。它具有生态水循环功能。”合作社董事长周秀红介绍。在渔场西侧,可以看到,由南到北排列着宽5米,长22米、大小一致的16个池口。鱼池的西首,安装着水循环系统,7台不停转动的泵机产生的高强度气体推动着水流,源源不断流进鱼池内,缓缓流向东出口,池内众多鱼头则逆流聚拢。由于当地水源无工业污染,水质清澈纯净,微量元素丰富,水量及水质变化不大,可引用河水或海水作为水源,搭建钢结构防风棚,保持进水与排水同时进行,这种叫流水式工厂化水产养殖。
循环水养鱼,水质如何保证?一、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适宜于水源水质较好、换水成本较低的地方。合作社饲养员周家明介绍,在7台泵机“以气推流”作用下,水体以每秒0.3米到0.7米的速度流动,池水流动,池鱼不会缺氧,就不会造成鱼浮头。从鱼池流出的水体先后进入一级净化区、二级净化区、生物净化区等6道净化区,通过一圈循环净化后,水质恢复清澈,又成为鱼池的新水源。
生态环保是工厂化高产养鱼的新概念。周家明说,池鱼排放的粪便很多,如果不清理就会影响水质,也保证不了鱼的品质。因此,合作社在每个鱼池都装了吸污系统,喂食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开动吸污系统,鱼池底下的鱼粪通过8根管道被吸到100米外的沉淀池。沉淀后的鱼粪被集中到岛上再次沉淀,然后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实现了工厂化养鱼的零排放。”任建军说,把养殖场从天然海域搬进室内,温度、水质、热量等因素也变得可控。
工厂化生态养鱼每年亩产30万公斤,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周家明说,工厂化养鱼的优势就是用地少,高密度。合作社16个鱼池,每个不到2分地,分别放养鲫鱼、花鲢、白鲢、鲤鱼和草鱼,每池每批可起成鱼2万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栏成鱼3批。
“我们引进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不是光顾自己赚钱,而是想给村民做个,让大家都来学习,一起赚钱。”周秀红说。
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现把工厂化暖式大棚养殖日本对虾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池设施及放苗准备
养殖池的建设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水泥砖、透明塑料薄膜等。池子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或八角形,规格为20m 2 ~30m 2 ,池深90cm~100cm,池底平坦,排污口设在池底中央。用塑料方框筐倒扣罩在排污口上,以排污口为中心,用砖垒内径40cm的圆圈,高15cm的内池;工人们站在鱼池两边,从西头拉着渔网慢慢后退,将鱼赶进东侧的净化区。进水口设置2个,朝同一方向进水,以使水流旋转。或用冬暖式工厂化养殖大菱鲆的闲置池,具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地下深水井、增氧设施等。
二、虾苗放养
(一)虾苗的选择和运输
虾苗的装运使用无毒的塑料薄膜袋较好,一个容积为30L的薄膜袋,在水温20℃情况下,运输时间在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5万尾;10小时左右时可装苗1.2万尾;15小时左右时可装苗0.8万尾,不超过20小时。
(二)放养密度
日本对虾种放养密度400尾/m 2 ~500尾/m 2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或过低。
“渔乐仙宫”致力于打造新型产业化水产养殖技术交流平台,连接大专院校、水产科研院所,促进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专注于智能化、环保型、工厂化水产养殖高1端装备研发、推广。为合作伙伴打造技术,成本低廉,质量可靠,环保可控的养殖设备。
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biological fluidized beds ,简称BFBS)是高负荷的一种生物膜法,应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有机物氧化、部分硝化),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脱氮的报道。Michael等用好氧的硝化滴滤和缺氧反硝化流化床相结合的反应器,悬浮在表面的富含硝1酸盐和溶解的有机物送到硫化床,处理效果良好。Jewell等在水产养殖水体循环中利用膨胀床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处理BOD5、SS和氮,出水氨氮低于05mg/L。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和废水的有机物氧化、硝化和反硝化处理,作为水处理方法的一项革新技术,生物流化床工艺将在水处理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监控数据都可以通过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及时上传到管理者的电脑或手机上,实现渔场管理的智能化。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池塘工厂化养鱼的智慧农研于2025/1/7 7:20:4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whzhny-283229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