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学概要》
1.解一般中医学基础理论,能够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2.步掌握脏腑学说的基本理论,了解脏腑的生理功能,了解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理论在对人的生理病理认识方面的差别。
3.初步掌握针灸学基础理论,了解十四经的循行路线及其与脏腑的关系,了解十二正经的分布规律。
4.初步掌握诊法中望,问,闻,切诊的简单操作技术,初步了解不同临床表现的诊断意义。
5.重点学习穴位的定位和作用,完整掌握120个左右常用穴位的穴位定位,取穴方法,主要治规律,临床应用,刺激方法等项内容。
6.比较熟练地掌握毫针的进针,行针与出针的操作技能。了解留针等操作的临床意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康复培训班!
针灸就是以这种方式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理保健”的目的。针灸因为易学易用,已经在现代家庭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了。针灸首先要定穴取穴。准确取穴要求病的人有一定的体位,如正坐、侧卧、伸掌、握拳等;常用的取穴方法,一种是根据人体的自然标志来取穴,如两耳尖直上头顶取百会;一种是以病的人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某部分的宽度为标准来取穴;还有一种是把人体各部分的距离,规定为一定的寸,以骨度来取穴。只有确认标志,量好骨度分寸,注意本穴与上下、左右邻近穴的关系,才能达到准确取穴的目的。针对疾病我们有句老话,称作“三分治七分养”,意思是说得病了,我们去看医生,吃药,打点滴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吃药上面,是药三分毒,美域健康指出患者更应该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十七个研究所或中心,其中有美国国立替代与补充医学中心(NCCAM),专门从事研究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非西方主流医学”,其中针灸是研究的热门之一,NCCAM对其有很多的立项。1997年NIH的一份报告指出:临床前研究记录了针灸在某些疾病治理方面有一些效果,但同时在一些其他研究中没有效果。2.步掌握脏腑学说的基本理论,了解脏腑的生理功能,了解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理论在对人的生理病理认识方面的差别。
针灸减肥的穴位常用的有哪些呢?
1、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了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2、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l秘。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3、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l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4、承泣穴--眼袋松弛。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的下垂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针灸师培训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于2025/2/14 7:41:4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zyys100-2841979006.html
下一条:塑料瓶封口机服务周到「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