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能组织划分、分隔空间
利用假山大型建筑物特性对园林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将空间分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富于变化的各种空间形态。通过假山的穿插、分隔、夹拥、围合、聚汇,在假山区可以创造出山路的流动空间、山坳的闭合空间、山洞的拱穹空间、峡谷的纵深空间等各具特色的空间形式。假山还能够将游人的视线或视点引到高处或低处,创造仰视和俯视空间景象。
第二:假山能因地制宜、协调环境
园林假山能够提供的环境类型比平坦地形要多得多。在塑石假山区,不同坡度、不同坡向、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土质、不同通风条件的情况随处可寻,这就给不同生态习性的多种植物都提供了众多的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假山区的生态质量和植物景观质量。
第三:塑石假山是造景小品、点缀风景
假山与石景景观是自然山地景观在园林中的艺术再现。在庭院中、园路边、广场上、水池边、墙角处,甚至在屋顶花园等多种环境中,假山和石景还能作为园林小品,用来点缀风景、增添,起到造景与点景的作用。自然界的奇峰异石、悬崖峭壁、层峦叠嶂、深峡幽谷、泉石洞穴、1海岛石礁等景观形象都可以通过塑石假山石景在园林中再现出来。
假山是指人们通过真山元素的挖掘,人工堆起来的山,从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假山,是拟景造园艺为主要目的,结合其它自然界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假山工程是园林建设的专项工程,已经成为中国园林的象征。
假山施工:
1、假山施工工艺
施工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挖底—→中层施工—→扫缝—→收顶—→检查完形
2、施工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位置与形状在地面上放出假山的外形形状,在—→假山有较大幅度的外挑要根据假山的位置来确定基础的大小,而且其基础的宽度需要适当放宽。
3、挖槽
根据基础的深度与大小挖槽,挖槽的范围与深度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4、基础施工
掇山先有成局在胸,才有确定假山基础的位置、外形和深浅。否则,假山基础既起出地面之上,再想改变假山的总体轮廓,或要增加很多高度或很远的困难了,因为假山不可能超过基础之外。
本假山采用砼基础,这类基础耐压强度大,施工速度快。本假山基础采用250厚C20砼。再砼浇筑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及正确的浇捣方法,再浇筑过程中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5、拉底
拉底是指再基础上铺置底层的自然山石。拉底是叠山之本,因为假山空间的变化都立足于这一层。拉底要选用有足够强度、顽夯的大石。而且底石的材料要求块大、坚实、耐压,不允许用风化过度的山石拉底。
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太湖石为我国古代四大玩石之一,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早眼宛转险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尤其黄色的更为稀少,故特别适宜布置公园,草坪,校园,庭院旅游景色等。 太湖石也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巧夺天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绿色工程。
太湖石的产地是太湖,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为。我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遗留下来的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长期暴露在户外的石材景观石产品,经过外界的风吹雨淋等等自然侵害,再加上一些人为损害,如果长时间不加保养的话,会对石材造成很大程度的损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石材表面有锈斑的原因。尽量避免采用草酸直接清洗石材锈斑,因为草酸只是简单地把锈斑(Fe2+)氧化还原,被氧化还原的铁离子仍具不稳定性,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水和氧再次发生氧化反应重新生成铁锈,并且会随着草酸水溶液的流动而进一步扩大锈斑的面积。这就是为什么采用草酸除锈时锈斑会越除越多、越除越大的缘故。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武汉门牌石加工的明石石业于2025/4/5 8:53:4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mingshishiye-285316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