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模具的几个常用名词
1、溶注口或水口(sprue)
塑料由此进入模腔内,亦称主流道。溶注口瀙套连接喷嘴与模具,已形成标准件。有些母模板较薄的模具,不须瀙套,直接在模具上钻出溶注口。
2、冷料穴(cold-slug well)
喷嘴zui前端的熔融塑料温度较低,形成冷料渣。在进料口的末端公模仁上开设洞穴,以防止冷料渣进入模腔,造成堵塞流道。减缓料流速度,产品上形成冷料痕结合线。
为了开模时从瀙套内拉出冷凝料,一般在冷料穴末端设置拉料杆(顶针上)。
3、分流道(runne)
分流道是主流道的连接部分,是塑料流入模腔的通道,它可在压力损失zui小的条件下,将主流道内的塑料以较快的速度送到浇口处,其主要类型有: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 要求分流道的表面积或侧面积与其截面积的比值为zui小。
4、栅门(gates)
亦称浇口,是分流道和型腔之间连接部分,也是浇注系统的zui后部分。其作用是使流道内熔融塑料以较快速度进入模腔。型腔充满后浇口能很快冷却封闭,防止型腔内未冷却料回流。其类型。位置。形状。多种多样。主要有:盘形。扇形。环形。点状。侧进胶。直接进胶。潜伏进胶。
5、排气槽(vent)
当模具完全闭合时,模腔与浇道内充满空气。注射时必须将空气排出模具以外,否则将产生烧焦,填充不满,毛边,气泡,银线等不良。排气槽的形式,大小。深度因材料和模具结构不同而异(如上表),其方法主要有:
分模面排气法,顶针排气法,镶件排气法,水路排气法,真空排气法。
6、顶出系统(Ejection device)
是将产品从模具上脱出之装置,亦称脱模机构。是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和推出方式因产品形状,结构和塑料特性有关,其零件有顶针,推板,顶出块,斜梢,司筒,油缸或气缸,齿轮等,它与模仁之间是间隙配合,表面积尽可能大,设在不影响外观和功能处,注意脱模平衡。
挤塑成型:
是使处于粘流状态的塑料,在高温和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具有特定断面形状的口模,然后在较低的温度下,定型成为所需截面形状的连续型材的一种成型方法。挤塑成型的生产过程,是准备成型物料、挤出造型、冷却定型、牵引与切断、挤出品后处理(调质或热处理)。在挤塑成型过程中,注意调整好挤出机料筒各加热段和机头口模的温度、螺杆转数、牵引速度等工艺参数以便得到合格的挤塑型材。特别要注意调整好聚合物熔体由 机头口模中挤出的速率。因为当熔融料挤出的速率较低时,挤出物具有光滑的表面、均匀的断面形状;但是当熔融物料挤出速率达到某一限度时,挤出物表面就会变 得粗糙、失去光泽,出现鲨鱼皮、桔皮纹、形状扭曲等现象。当挤出速率进一步增大时,挤出物表面出现畸变,甚至支离和断裂成熔体碎片或圆柱。因此挤出速率的控制至关重要。
1. 单元模具对准单元亦称为模具刃件之对合引导装置。为确实保持上模与下模之对准及缩短其准备时间,依制品精度及生产数量等条件要求,模具对准单元主要有下列五种:
(1)无导引型:模具安装于冲床时直接进行其刃件之对合作业,不使用引导装置。
(2)外导引型:此种装置是zui标准的构造,导引装置装设于上模座及下模座,不通过各模板,一般称为模座型。
(3)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一):此种装置是连续模具zui常使用之构造,冲头固定板及压料板间装设内导引装置。冲头与凹模之对合利用固定销及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之另一作用是防止压料板倾斜及保护细小冲头。
(4)外导引与内导引并用型(二):此种装置是高精密度高速连续模具之使用构造,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凹模固定板等等。内导引装置本身亦有模具刃件对合及保护细小冲头作用。外导引装置之主要作用是模具分解及安装于冲床时能得到滑顺目的。(5)内导引型:此构造不使用外导引装置,内导引装置贯穿冲头固定板、压料板及凹模固定板等等,正确地保持各块板之位置关系性以保护冲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五金塑胶模具的东瑞模具于2025/4/23 18:41:3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drjmmj-2857476198.html
上一条:赤壁配制酒询价咨询「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