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规范
相应的规范《建筑地下结构抗浮技术规范》已发布征求意见稿,现行规范《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 - 2015》有针对抗浮锚杆设计及施工详细的介绍。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岩石锚杆基础'部分以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有关锚杆的部分可以参考使用,不过好只用于估算,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有一些锚杆构造做法可以参考。对于锚杆估算,推荐使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对于岩土的分类较细,能查到一些必要的参数。也可以按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对锚杆抗拔力进行估算。
优点
集中点状布置,一般布置在柱下;优点: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由于锚杆布置集中,有很强的抵抗力。
集中线状布置,一般布置于地下室底板梁下;优点:由于锚杆布置相对集中,有较强的抵抗力。缺点: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个人认为考虑的话偏于不安全,对于跨高比小于6的底板梁,可以适当考虑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力来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要求锚固于较硬岩体中,不适用于软岩与土体;地下室底板板配筋较大。
集中点状布置,抗浮锚杆与岩石锚杆基础结合为优,需注意柱底弯矩对锚杆拉力的影响,特别是柱底弯矩较大的时候;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应合理可靠,一般应由地质勘测单位提供,比较可靠和有说服力,应设置水位观测井,对于超出抗浮设计水位的情况应有应对措施。
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现场试验时由于一般为单根锚杆加载,未考虑锚杆间距影响,特别是锚杆间距较为密集时的情况;当单根锚杆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重大于锚杆拉力时,可以不考虑锚杆间。
保证措施:
(1)考虑地层类型、成孔条件、锚固类型、锚杆长度、施工现场环境、地形条件、经济性和施工速度等因素进行钻孔机械选择。
(2)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积水。
(3)注浆管宜与锚杆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
(4) 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灌浆压力,应保证浆体灌注密实。
(5) 按要求复核标高并不间断控制,确保成孔到位。严格按设计控制压浆压力、时间以及制浆时间,保证压浆饱满。
(6) 通过测量控制,确保锚杆纵横成线。灌浆前,检查制浆设备、灌浆泵是否正常;检查送浆管路是否畅通无阻,确保注浆过程顺利,避免因中断情况影响压浆质量。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抗浮锚杆工程的鼎特固于2025/4/6 15:02:2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dingtegu-285354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