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桩身断裂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无特殊变化时,桩身出现回弹现
象,即可能桩身发生断裂。因为桩身出现较大弯曲,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桩身无法承受抗弯影响,桩身在压应力大于混凝土抗压
强度时,桩身强度不足混凝土发生破碎,或管桩在堆放、运输过程中管桩产生裂纹或断裂,管桩本身存在
质量问题。可根据现场地质情况、上部荷载、结构部位、施工方法等分析断桩产生原因,采取补打桩方法补救。
送桩器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连通。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为250~350mmn,内径比管桩外径大20~30mm,插销式送桩器下端的插销长度为200~300mm,外径应比管桩内径小20~30mm。对于内孔存有余浆的管桩,不采用插销式送桩器。
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管桩桩头之间应设置1一2层麻袋硬纸板作衬垫。
施工现场应配备电焊机、气割工具、索具、撬棍、钢丝刷、锯桩器等施工用具;每台打桩机尚应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量测桩身的垂直度。
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复核桩位的轴线、标高准确性:检查打桩机的型号、压力表、配重;检查机械操作的工作环境、供电情况等。正式打桩前,应组织施_T、监理、设计、地质、质监等有关人员在施工现场共同进行工艺试桩,确定贯入度、持力层的强度、桩的承载力、收锤标准等重要参数。
确定压桩顺序。
对群桩承台应考虑压桩时的挤土效应.不同深度的桩基应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同一单体建筑,一般要求先施压场地中央的桩,后施压周边桩,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压。
沉桩未设计标高
(1)现象:沉桩压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设计值,而桩尖未到达设计的标高位置。
(2)原因:①未能勘察清楚工程地质情况,持力层的范围不明确。使设计考虑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选择有错误;②局部有坚硬岩石夹层;(施工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岩石、旧埋设物);(群桩的挤土效应造成桩基的入土阻力加大;⑤桩机压力太小。
(3)预防措施:①应详细勘探工程地质情况,保证工程地质情况和勘察报告相符;②合理选择桩尖标高或持力层;③遇到硬夹层时。可采用预钻孔的方法透过硬夹层,再进行沉桩作业:(首先利用回转钻孔机完成预钻孔取土、调整施工工序(先施工静力压桩比较困难的桩)、在工程场地预先布置应力释放孔或者沟槽、减低沉桩速度等,减小挤土效应对沉桩的影响。的释放土压力。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汉川管桩的鼎特固于2025/4/2 20:59:2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dingtegu-2853027048.html
上一条:广东智能润滑系统承诺守信「多图」
下一条:工会活动奖品诚信企业「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