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hybridization)是以标记的核酸分子为探针,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特异核酸分子的技术。使含有特异序列、经过标记的核酸单链即探针,在适宜条件下与组织细胞中的互补核酸单链即靶核酸发生杂交,再以自显影或细胞化学方法对标记探针进行探测,从而在细胞原位显示特异的DNA或RNA分子。
可以检测cRNA、miRNA、LnRNA、DNA。可以各种种属的标本,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菌、植物标本。也可以检测组织芯片。
原位杂交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具体应用:
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领域,原位杂交技术常被用于研究基因的表达和定位。例如,通过标记特定基因的探针,可以在细胞或组织中检测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和分布,进而了解基因在细胞分化、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
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原位杂交技术也可用于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例如,通过标记多个基因探针,可以检测基因组中的多个基因序列,从而进行基因定位、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研究。
病毒学和病原微生物研究:在病毒学和病原微生物学领域,原位杂交技术常被用于检测和定位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例如,通过标记特异性或核酸探针,可以检测组织中病原微生物的存在、情况以及分布特征,从而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提供依据。
总之,原位杂交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基因组学、遗传学、病毒学和病原微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探究疾病机制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植物原位杂交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
异源染色质及多种染色体畸变检测:通过远缘杂交把有用遗传物质基因的异源染色质渐渗到植物中。如带有几种抗病基因的黑麦1R染色体已被整合到许多高产的小麦品种中。原位杂交技术则是鉴定外源染色体(质)的有效手段。
基因组印记研究:基因组印记是指一个基因的两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存在差异。通过植物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到基因组印记的存在和分布,从而帮助确定基因组的进化、遗传和功能特征。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贝科新肽于2025/2/17 5:39:2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bkxtbio-2842113121.html
上一条:亨通电线电缆承诺守信「富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