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避振是通过以下途经实现:曳引机与承重梁之间的减振,钢丝绳与桥架之间的减振,轿架与轿厢之间的减振:
1.曳引机与承重梁系统在情况下,当激振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系统会发生共振。用于机组隔离的减振垫大小、尺寸和数量必须与安装文件或土建图一致。减振垫只允许放在机组和混凝土之间(或工字梁上);机组底座必须搁在整个减振垫上。
2.轿架与骄厢之间的隔离轿厢与轿架的隔离可分为两部分:轿底和轿架的隔离;直梁夹板和桥架的隔离。直梁夹板和轿架的隔离有 3 条要求: 在轿架和轿顶之间只允许有减振垫连接; 当减振垫与直梁间隙超过 0.5mm 时, 减振垫应该更换。
电梯避振措施:
1.钢丝绳头与轿架间的隔离减振垫的选用根据额定载重量与轿厢轿架重量之和来决定, 并且在空轿厢时减振垫的压缩量应在 10-15mm;如果减振垫没有适当的效果,可以在钢丝绳和减振垫之间增加重量(约为骄厢重量 10%)。
2.车厢升降用吊索有六根,用扭力板手校正,使每个绳索的紧围十分接近,检测绳索纵向振动基本相同,这样车厢扭转现象减少后与导轨接触均匀了,在导轨上加装压力油润滑,减少干摩擦力的幅度,这样,振动和噪声也有所降低了。
根据电梯噪声产生特性及传递方式,电梯噪声源可归类为以下两大类:
机房结构性传声:由电梯主机及机房控制柜发出,电梯机房内的主承重粱主墙与业主家内的主墙为一公共墙体或都是刚性结构连体,因此构成电梯噪声主要传播“声桥”,电梯在高速运行及停车时的低频振动及噪音通过声桥传入住户室内。目前普遍的室内电梯噪声污染案例类型,以顶层或次顶层的住户受噪声影响,其它层楼受影响不大,通过增设低频阻尼复合减振装置降低振动传递率把噪声降低至使人舒适的声环境以下。
井道结构性传声:电梯运行时,轿厢及对重块主导轨磨擦传递至井道结构引起的噪声问题。电梯主道轨固定于门的两侧与墙体连接,轿厢导轨上滑行停止时的磨擦及振动会通过固定导轨与墙体连成“声桥”,传到住户室内。
针对电梯噪声与振动产生机理和改造难点及维护便捷性分析,采用一整套经济有效的阻尼弹簧复合减震装置及独1特的低频隔声降噪组合,确保治理后排除本底噪声,改造后住户内声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通过当地区域特种设备检验所检测及维保部门年检。居民可以到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申请做出“污染”评价鉴定。拿到报告后,可以与房产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进行商议解决,除了投诉,运用法律,同样可以悍卫住户利益。建议,从根本上真正解决电梯低频共振噪声污染问题,从建筑设计上针对电梯声源所在及电梯低频共振噪声考虑到针对性的减振隔离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电梯隔音降噪的忠欢噪音于2025/3/31 19:25:0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360zyzl-285243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