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
磨损是指由于机械、化学或其它因素导致材料的慢速损失,齿轮表面发生改变。并非所有的磨损都定义为损伤,对于大型开式齿轮,齿轮运行初期发生的正常磨损有利于改善设备运行状态和润滑条件。
正常磨损
这种磨损发生在齿轮运转的早期阶段,粗糙的开式齿轮表面的机加工痕迹逐渐消失,齿面呈光亮状态,常称为跑合磨损。磨光和中等磨损都属于正常磨损类型。
正常磨损的形貌特征:磨光是一种缓慢的磨合,两接触齿面的凹凸不平逐渐被磨去,机加工痕迹逐渐消失,齿面粗糙度大为降低,因此产生光滑的齿面,磨光对改善齿轮的运转状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左下图为磨光图片实例。中等磨损齿面的特征是两齿面都有金属移失,在节曲面附近出现一条连续的条带,如右下图。在寿命以内的正常磨损并不影响齿轮的使用。
润滑剂的要求:
大型设备开式齿轮传动装置的设备主要包括球磨机、回转窑等关键设备,由于水泥企业工况条件较差、设备要求长期连续运转,且设备长期处于低速、重载、高冲击的工况条件下。设备难免出现过度磨损、擦伤、胶合、点蚀、塑性变形等问题。为避免设备出现上述问题,就要求润滑剂具备以下特点:
良好的粘附性能,润滑剂只有具备较强的粘附性能才不至于在工作过程中被甩落导致损耗,从而保证润滑剂具备足够的量,实现设备的润滑及带走由于齿轮间摩擦产生的热量。
优异的抗磨损性和抗挤压性能,由于该类型的传动装置需要传递较大的力矩,这就要求润滑剂本身具备FZG测试级别12,四球烧结负荷800kg,只有具备上述技术要求才不至于润滑剂从齿轮副间被挤出或润滑性能失效。
点蚀的初期形貌是疲劳裂纹。若轮齿接触应力超过极限应力值,并达到一定的循环次数时,材料就可能出现疲劳裂纹。随着这些裂纹扩展、连接,终造成齿面金属材料的脱落,形成初期点蚀,并可能持续发展为扩展性点蚀、片蚀或剥落。点蚀损伤对齿轮的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使齿轮厚度大大减少,甚至出现断齿。
点蚀的形貌特征:齿面金属材料的遗失、出现凹坑、且凹坑的边缘较为尖锐。
对于点蚀损伤,需抑制其发展,即裂纹的产生,在开式齿轮的不同运行阶段,借助于润滑,可以防止点蚀的出现。
1)在齿轮副投入使用的初期,使用的磨合润滑剂,使齿轮快速经历磨光过程,在消除已产生裂纹的同时,提高齿轮的接触比例,防止新的疲劳裂纹产生。
2)当齿轮接触比例上升后,换用高粘度的润滑油,建立足够厚度的润滑油膜,使载荷平均分布,降低接触压力。如此,能够有效点蚀损伤的发生,并缓解既有点蚀的扩展。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磨煤机大齿轮喷射润滑系统的佑为机电于2025/2/21 16:37:4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whywjd-2842868912.html
上一条:旧电缆回收诚信企业「中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