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科技相当于建设科技强国的“尖兵”和“突击队”,科学普及的作用就相当于夯实全民的科学基础。科普展览同样也是一种作品,它的主题应是某种科学的思想、观念或概念。科学素质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同样是决定自主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构成社会进步的一个内在动力。也就是说,科普不到位,科技难。我们要建设型国家,必须像重视科技一样重视科学普及。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我们才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型国家的华丽转型。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带领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首先,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带领作用。新一代高铁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60%以上,并不断进军海外市场;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让中国电力技术从跟随变为带领,占领了世界高压输电的制高点;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群体突破,并在世界广泛应用,用户超过5亿;
当你埋头于智能手机,偶尔抬头,不经意间,一幅科普漫画映入眼帘,于是会心一笑;
当你注意到拉手环上的一个问题,也许就有了求知的冲动,或沉思片刻,或自然地翻看拉手环的另一面;
当你专注于正在播放的科普短片,回味着其中精彩的内容,可别因忘记下车而耽误行程。
乘车,行色匆匆间的短暂停留。科普,犹如一段小插曲,时间不再枯燥;或似一杯咖啡,让人睡意顿消。就这样,与科普相伴,成就了一段美好的行程。科普,精彩在路上。
科普,需要入眼、入耳,更需要入脑。
著l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了这样一个段子:一个岛上的住民都光着脚,消极的卖鞋人沮丧了,积极的卖鞋人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接着刘慈欣话锋一转:“中国的科学传播市场就是这样,潜力巨大,大多数公众都还光着脚丫,只要将好的科普作品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愿意穿上科学的鞋子。”如果把“科普号”地铁专列比作一件科普作品,那么,她正在向“好”的目标进发。公众会否因此而“穿上科学的鞋子”,时间会告诉我们。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大型科普馆产品的大成美育于2025/4/2 21:14:0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whdcmy-285303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