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的施打
打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除按规程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外,尚应检查管桩的生产日期和蒸养方式,常压蒸养的PC桩应不小于28d的龄期方可施打;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人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应尽量避免使用锤击式沉桩
特别是路基填土高度大于5米的路段,要求必须使用液压式静压机。由于锤击式打桩机落锤时瞬间的冲击力较大,会对原有高填方段路基带来一定的振动影响,破坏原有路基的稳定,特别是路基含水量较大时,连续多次的冲击振动影响会使路基土发生液化,同时受到路面荷载的作用使路基产生滑动面,造成原有路基及路面的开裂,严重时会造成原有路基的滑坡。
桩帽的尺寸大小应依据工程地质情况及路基的填土高度区。不宜统一尺寸,应按照高路基大桩帽,低路基小桩帽的原则来控制。
管桩施工结束后,若有高出地面的桩头,应对桩头加以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需要破除多余桩头时,可人工顺桩一点一点的凿除,禁止采取人工垂直桩身用重锤敲击破除,垂直桩身重锤敲击会造成管桩的开裂破碎,影响管桩的承载力。
预应力管桩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1.挤土效应
预应力管桩属于挤土类型,由于沉桩时的排土作用,使土体结构受到扰动,从而产生挤土效应;施工顺序不当,施工中压桩速率快,沉桩数量太多;布桩过多过密,加剧了挤土效应。防治措置:
(1)为有效降低排土作用,对大面积深厚软土区沉桩或大密度桩基承台,一种方法是采用开口钢桩尖,让部分土体进入到管桩的空心中,以降低挤土效应(但对桩端持力层易软化的泥岩等持力层不适宜);另一种方法是对桩距较密部分的管桩可采用预钻孔沉桩方法,孔径约比桩径小50~IOOMM,深度宜为桩长的1/2,施工时随钻随打,或采用间隔跳打法。
(2)控制沉桩速率,一般控制在1m/min左右。并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宜先高后低。若桩较密集,宜从中间向两侧或四周进行。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对挤土效应明显的场地,因严格控制日成桩工作量。
(3)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减少挤土现象;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开挖地面排土沟,消除挤土效应。
(4)沉桩过程中应加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的观测、监护,对靠近特别重要的管线及建筑物处可改其它桩型。同时进行桩土隆起和桩顶上浮的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上浮桩进行复打。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安陆管桩的鼎特固于2025/3/11 6:06:00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uhan.mf1288.com/dingtegu-2847171381.html